“青岛纺织谷”模式
昨日,记者从市北区获悉,该区前天举办现代产业园区招商会,当天共有10多个项目签约成功,投资总额约58亿元,其中,在原国棉五厂老厂区的青岛纺织谷项目签约投资总额为50亿元。青岛作为中国近现代纺织业发祥地之一,素有“上青天”的美誉,“青岛纺织谷”将重现当年的纺织传奇。
其实“纺织谷”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园,尽管它诞生于原国棉五厂的旧厂区,但却已经拥有了青纺联——全国纺织行业推介的50家中国纺织服装强企之一的鼎力入驻。其独特的核心技术能力和系列化的产品能力,是国内纺织行业少数的“国家多组份差别化纱线坯布开发基地”和“中国多组份纱布精品基地”。
而随着青纺联与奥地利兰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中国大陆为兰精公司提供在中国供应量最大、纤维品种最全的客户。为青纺联“做中国功能性纺织品专家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为企业从纤维素纤维到终端产品整条产业链的发展奠定了行业领军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青纺联以纤维科技为核心的商业模式,也是青岛纺织深化改革的最大成果。“我们依靠百年积淀的工艺技术优势和近年调整形成的创新能力,从产业链的最前端入手,开展高端纤维的研发攻关、生产制造,然后通过以工厂为基础、研发和品牌并重的‘哑铃型’、一体化发展,带动纱线、面料、家纺、服装等整个价值链的提升。”青纺联集团董事长闫勇这样阐释。
与此同时,四方区打造“纺织谷“的科研优势也很明显。据统计,目前青岛市拥有纺织行业科研院所22家,其中,青岛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喜盈门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为国家级技术工程中心,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纺织、服装学科独具特色。
种种要素的集合,为“纺织谷”的高端起步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纺织谷”的初步构想,首先就是依托青纺联在行业内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整合政府、大学、科研所以及知名纺织企业等多方资源,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建设纺织研发创新基地、精品生产基地、企业总部基地、工业文化旅游基地、现代服务业聚集中心、纺织产品(全球)交易中心,全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纺织产业资金、研发、生产、交易、服务平台。
“纺织谷”的最终目标将实现“两个聚集、两个提升”。简单而言,就是聚集全球纺织行业产品、技术、信息、市场和人才,聚集纺织业研发、生产、贸易及品牌传播等产业;提升青岛纺织业国际地位和山东乃至全国纺织产业发展水平。
如果要为“纺织谷”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一个可借鉴的样本,曼哈顿BID地区是最佳参考。
众所周知,纽约是世界五大时尚之都,而曼哈顿城区时尚产业集群中企业数量及就业人数占全纽约时尚产业的79%,远高于其他区域的总和。这个占地3.29平方公里的时尚商务发展区,涵盖了服装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和要素,同时该地区也是纽约的服装产业制造中心,承担美国本土生产的女装18%的制造。在该重点保护区内2324家企业中,91%从事服装制造及制造配套活动。
BID地区围绕服装制造特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保证了服装产业从设计、采购、制版、裁剪、定标、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高效运转,正是这种高质量的生产制造功能成为吸引设计师和企业聚集在该地区创业以及办公的首要因素。这里还拥有全美最好的服装学校,也是最大的服装商贸交易地,所有要素构建的这一平台,让互为上下游环节的企业在其间无缝链接极大提高了沟通和交易的效率,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整个行业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