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上老建筑的今昔 青岛市中山路72号大院 编辑:枕头小编 来源:中山路72号大院 时间:2012-6-28 19:13:00 |
简介: 本文《中山路上老建筑的今昔 青岛市中山路72号大院》由适之宝枕头网小编整理,经《枕头记》 青岛适之宝知识专家审阅,属适之宝官网新闻的 行业资迅类别,关注 青岛 中山路 72号 大院 等健康睡眠和枕头相关领域。
青岛大院故事(图)
|
|
http://www.sina.com.cn 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
|
|
青岛大院故事
中山路72号大院
青岛的中山路可与上海的外滩、南京路相媲美,在肥城路和该路交汇处路西的中山路72号大院,曾发生过不同凡响的事情,此处解放后曾为青岛市商会、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文革”期是红卫兵总部。
上个世纪40年代它是青岛市商会所在地,正门是机关所在,担负着全市的商业税收以及民族工业、饮料业的税收。南门上二楼,是机关职员宿舍,住有职员十余人,其中一位赵志桂为科长。1946年秋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二年,蒋介石向“联合国世界救济难民总署”发出了信函,“中国人民抗战八年,遭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害,造成物质精神上的重大损失,要求救济等”。于是,1947年到1949年间国际方面向青岛运送了救援物资,包括衣物、大米,其中有美国面粉,当时国民党市政府将此项任务交给了带有民间组织性质的“青岛中山路72号商会”。该项由赵志桂负责,他先后视察了全市难民多的主要区域包括“四方”、“沧口”和团岛的民众大院,及仲家洼等。1948年春的某一天,由于物资辐射面有限,数十名群众包围了中山路72号大院的职员宿舍要求发放救济,当场商会朱会长与赵志桂问明所在地,随后进行了补发。
就在1949年冬从平度农村来了一位老太太领着十多岁的女儿,进了中山路72号大院并上了二层楼。在国民党警察局干事的家中,周围的妇女们都称她为王嫂,她经常与邻门的赵太太有往来,在拉家常中说农村没法生活,国民党忙着撤退抓兵,土匪恶霸还乡团杀人放火等。闲时王嫂带着女儿由邻居小孩领着逛中山路去看美国洋大兵,参观湖北路17号美国海军俱乐部,或到前海栈桥观看美国第七舰队。在她的眼里,1949年春在青岛的美国兵,已没有1948年那么有条理了,那时在中山路戴着印有USA头盔,腰间别着木棒的美军巡逻兵多神气,而现在已有逐步撤兵的迹象。有时王嫂会遇到一位头披长发,身穿黑长衫,拖拉着牛皮底破圆口鞋,口喊叫着“哈里哈”,打着竹板的精神病患者(据说是青岛首届市长“赖克克”),但王嫂偶尔与他相对视时会突然避开。就在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的前几天,王嫂突然失踪,并且没有让在警察局干事的丈夫去台湾。青岛解放半个月后王嫂又突然带着士兵出现,并到中山路72号赵太太家中握手道别,此时的她穿着列宁式的双排扣上衣,精神抖擞,再也不像从前穿着黑色斜衫的农妇打扮。原来王嫂是一位不畏生死的中共地下工作者,解放后她让丈夫向新政府投诚,留下来为人民办事。
在1948年初楼底地下室来了一个名叫兰琛的难民孩子,他带着农村的那种天真和野性,很快和院内职员与难民的孩子混熟了,并且会用英语向美国水兵讨钱。那时,美国水兵常把硬币投向马路,难民的孩子哄抢时,他们则举起照相机拍照,有时美军将三寸金莲式的小绣花鞋挂在耳朵上,使青岛人又气愤又好笑。兰琛曾在大海中救过同院一个小孩;在寒冷的冬天,地下室有一位妇女发高烧,二楼的赵太太便拿药给她,这些都显示即使在旧社会人间也会有温暖。
今天中山路72号,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靠路边的大院落也被商店所取代,并随着改革开放,融入到中山路繁荣商业洪流里去。(注:作者系青纺机械厂退休工人)(明日请看“珠江里”)
|
|
|
阅读该 青岛 中山路 72号 大院 资讯的人还关注了:
|
|
产品推荐:
|
|
快速链接:儿童用什么枕头好 啥时候用枕头 颈椎病人睡什么枕头好 什么牌子的好 送健康礼物?找适之宝淘宝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