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3.0”通过使用瑞星独创的“碎甲(Anti-Rootkits)”技术,能彻底清除某些长期困扰电脑用户的流氓软件。Rootkits是近年来病毒和流氓软件制造者采用的新技术,它将病毒文件隐藏或锁定起来躲避查杀,就象给病毒套上了“金钟罩”、“铁布衫”,造成杀毒软件反复查杀却无法彻底清除的现象。因此加载了“碎甲(Anti-Rootkits)”技术的“卡卡3.0”,不光能彻底铲除流氓软件,还可以和杀毒软件配合使用,彻底清除那些以往难以清除的恶性病毒。
瑞星卡卡上网安全助手3.0下载
http://tool.ikaka.com/index.shtml
一、什么是Rootkits?
Rootkits最早是一组用于UNIX操作系统的工具集,黑客使用它们隐藏入侵活动的痕迹。
目前,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也已经出现了大量的Rootkits工具及使用Rootkits技术编写的软件。这些Rootkits像就像一层铠甲,将自身及指定的文件保护起来,使其它软件无法发现、修改或删除这些文件。
打个比喻,带有Rootkits的流氓软件和病毒就像练就了“金钟罩”、“铁布衫”,不除这种保护伞,各种杀毒软件都无法对其进行彻底清除。
二、Rootkits的类型及常见处理方式
Rootkits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进程注入式Rootkits,另一种是驱动级Rootkits。
第一种Rootkits技术通常通过释放动态链接库(DLL)文件,并将它们注入到其它软件及系统进程中运行,通过HOOK方式对消息进行拦截,阻止Windows及应用程序对被保护的文件进行访问。
第二种Rootkits技术较为复杂,其通过在Windows启动时加载Rootkits驱动程序,获取对Windows的控制权。当程序(Windows及杀毒软件等)通过系统API及NTAPI访问文件系统时进行监视,一但发现程序访问被Rootkits保护的文件时返回一个虚假的结果,从而达到隐藏或锁定文件的目的。
进程注入式Rootkits较好处理,通过使用杀毒软件的开机扫描(又名Startup Scan、 BootScan)功能都可以轻松清除。然而,对于第二种通过驱动级的Rootkits,由于其加载的优先级别较高,现阶段还没有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大多数杀毒软件在处理使用此类Rootkits技术的病毒时均出现漏查漏杀,清除失败的现象。
目前世界上仅有少数几家反病毒厂商,能够处理少量的驱动级Rootkits,而且当一个新的Rootkits病毒出现时,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够处理。